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金融 > 内容

7月新增贷款数据和社融数据不理想 货币持续扩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

发布时间:2022-08-22 08:30:27 来源:金融投资报

7月新增贷款数据和社融数据都不理想,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,同比少增4042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元,较去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。很多人担心货币政策会转向,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。

客观冷静地分析,虽然从数据上看环比确实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,但要知道,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贷款和社融数据出现了井喷式的上涨,并不具备持续性。而且就目前情况看,货币持续扩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,反而让CPI数据有所增长,而央行的“灵活手段”在7月初开始展开资金净回笼就可以看出端倪。但是现在担心货币政策出现转向也完全没有必要,本周一央行立马“安抚市场”,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,最关键的是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。此前很多机构投资者也说过,看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仅要看“量”而且要看“价”,因为“量”是灵活的,随时可以调整;但是“价”有一种惯性,一旦形成上涨和下跌的趋势,就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
现在从全球范围来看,美国的CPI指数已经从历史高位出现拐点,继续激进式加息的可能性正在降低。在这种情况下,全球可能恢复至一种正常的趋于宽松稳健,而又不失灵活的货币政策的格局之下。

从另一个角度看,虽然7月的贷款数据和社融数据均出现了下跌,但是M2(广义货币)依旧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,也就是说全社会货币投放总量依旧在增长,那么这部分钱去哪儿了?第一是进入了财政系统,第二是沉淀在银行体系里,没有体现在新增贷款上。其实流动性进入这两大体系未必是坏事,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很明显。其次银行体系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资金,但是这些钱必须要贷出去才能产生收益,否则就只能增加成本。所以这些钱目前只是暂时停留在银行体系中,迟早是要贷出去的。当然,对于银行来说,现在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,是以前有大量优质房贷保底,但是现在进入制造业、服务业的贷款成本比较高,风险比较大,所以这是银行贷款难以有效放量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适度激活资本市场,分流银行贷款和社融压力似乎已经刻不容缓,以前M2的增量大部分沉淀在房地产市场里,所以房价和房地产总市值在不断地增长。M2也好,新增贷款也好,社融数据也好,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关键的点,那就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拉高通胀,必须要让流动性可控而不产生新的系统风险。因此,在过去这么多年,我们的GDP增长、M2增长很多都只能体现在房价上涨和房地产放量上,然后就是修路架桥的基建投资。现在M2依旧在增长,却突然发现没有消纳流动性的资金池了。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,找到几个能让庞大流动性沉淀的资金池,而且在沉淀的过程中还要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。能沉淀巨额资金的无非就是长产业链的制造业和长产业链的服务业,所以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大力发展的5G移动通信应用、新能源汽车产业,这些都是长产业链的制造业。但是长产业链的服务业还缺乏领军板块,而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,不失为是吸引社会资金进入,拉动有效投资的一条有效路径。

推荐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5   联系邮箱:29 13 23 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