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将基金价格与风险挂钩。
许多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,更偏向于投资价格更低的基金,一方面是出于资金量的考虑,一方面也是认为价格更低的基金风险更小。
弊端:
基金价格与其投资风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。基金的价格高低仅代表着这只基金的净值高低,体现的是管理它的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出众与否,并不代表着这只基金的风险的高低。基金价格上涨,代表着基金经理投资决策正确,基金净值上涨,不代表着它的风险也上涨了;基金价格下跌,可能只是基金经理投资失误,基金净值下降,不代表着它的风险降低了。
支招:
评估基金的风险,应该从基金的基金的股票配置、行业相关动态、基金相对收益率等方面出发,而不能以基金价格一概而论。
2、追捧新基金。
有些投资者只喜欢投资新基金,认为新基金盈利的可能性更大,这可能与新基金的充满吸引力地宣发有关。但新基金更容易赚钱是个谬论。投资者可以购买新基金,但盲目追捧,甚至只投资新基金是不可取的。
弊端:
首先,新基金有发行期、封闭期、建仓期,在这三个时期内,新基金并不会为投资者带来收益,反而拉长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周期,增加了投资成本。其次,新基金的一切的是“新的”。无论是基金经理对这只新基金的投资理念、把控能力,还是这只基金的抗风险能力,一切都是未知的,投资者没有据实可靠的参考数据,所以新基金的投资风险相对于老基金来说反而可能更高。
支招:
新基金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证明其盈利能力,不一定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,不能盲目迷信。投资者可以选择表现优异的次新基金。
3、投资的基金过多。
投资基金也是一种分散投资风险的手段,但持有过多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。
弊端:
持有基金过多,不仅容易买到同类型基金,起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,而且容易让投资者弄混基金资料,无法精准跟踪基金的后续表现。
支招:
一般我们认为,当投资者在股市中持有8只及以上股票,就能够规避大部分的非系统性风险。而基金是以股票为基底的,我们一般认为基金的持有不宜超过5只,一般3或者4只基金已经完全足够了,既方便投资者管理,又能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。
4、基金分红后就抛售。
很多投资者喜欢在基金分红后抛售基金,这是不明智的。因为,尽管分红后基金净值降低,但这反而有利于基金吸纳新的投资者,增大基金资金盘,推动基金继续上涨。
弊端:
基金的累计净值并不会因为基金的分红而降低,而衡量基金投资绩效的标准正是基金的累计净值。投资者在基金分红后就抛售基金,很可能会错过后续基金上涨带来的收益。
Copyright 2015-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5 联系邮箱:29 13 23 6 @qq.com